首页

女王踩踏足交

时间:2025-05-23 12:13:36 作者:胡志明足迹中越友谊广西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在越南河内举行 浏览量:18935

  中新网温州8月12日电(周健 欧苗苗 夏盈瑜)“成百上千年来,这里都是沿江砂石地,‘旱改水’工程让它变成了高标准农田,还能机械化采收!”眼下,在浙江温州瑞安平阳坑镇塘岙村田头,连片百亩高标准农田里,稻子正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一幕,让村干部们喜上眉梢。

瑞安平阳坑镇塘岙村农田。   瑞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100多亩地还是村民口中的“沙园”。

  塘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开说,塘岙村地处飞云江支流沿线,江水绕村而过,因地势原因,长年来,这一块呈长方形的地块被砂石、淤泥淤积,无法用于正常的种植生产。当地村民偶尔会种一点甘蔗、四季豆等作物,生产效益低下,大部分地块常年荒废。

  为助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2023年底,平阳坑镇人民政府向瑞安市里争取“旱改水”项目,大力推进低效土地建设。“旱改水”,就是把旱地改为水田,将零散且产出低下的“废田”变成连片且效益倍增的“高产田”。

  平阳坑镇副镇长方昊介绍,项目启动之初,就遇到两大难题。其中一项就是征收工作,该项目共涉及农户416户,有的担心影响自家经济作物收成,有的对头一遭“旱改水”观望、不看好。其次,由于地处江边,又是飞云江绿道必经之处,“旱改水”不光是治理项目,还要与绿道整体规划一致,当做景区去打造。

  项目缺乏推力,破局之策几何?

  平阳坑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熟知基层情况的优势,组织塘岙村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等组成服务专组推进项目实施。

万亩良田长势喜人。   瑞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他们挨家挨户细心讲解,牵头召开塘岙村村民动员大会,用网格宣传、村广播、发宣传册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旱改水”项目的重大意义和惠民政策,算好经济账,打消村民顾虑。

  平阳坑镇人大主席余锋付说,每逢夜幕降临,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就分头到416户农户家中,说增收,话远景……其中,单单人大专题座谈会就召开了五六次,出动党员志愿者50余人次。逐渐,反对声听不见了,拥护的村民越来越多,有的村民还自告奋勇去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

  通过6个多月的努力赶工,“旱改水”项目整合了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地块,修建了蓄水池、灌溉渠、输水管,还充分考虑了土壤质量、田块美观,整个工程项目于今年6月10日顺利完工。

  如今,放眼望去,地块被打造成梯田模样、错落有致,和周边的绿道等景观融为一体,机械化收割后,百亩粮田将颗粒归仓。据悉,到了9月份,这里还将开展小麦、油菜等稻蔬轮作,为高效农业、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探路。(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文庙书院首个保护传承成果性文件发布

大连海洋大学原副校长冯多被决定逮捕

此外, ALBA集团、Fiege Logistik、Energy from Waste (EEW)、威高海外管理集团、魏桥德国等中德企业代表还就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制定的战略和取得的成果等议题进行了对话。在活动最后,德国中国商会新任联席主席、中国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行长李冬发表闭幕致辞表示,今天的讨论再次证明了中德合作的巨大潜力。在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德两国企业和机构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产业合作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德国中国商会将继续作为连接两国企业和政府的桥梁,推动更多的创新合作和务实成果落地。我们也承诺,为中德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助力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中方将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28岁的希腊名将萨卡里世界排名第6位,在两周前终结了4年多的冠军荒,夺得WTA1000瓜达拉哈拉站冠军,收获了职业生涯第一个WTA1000级别赛事的冠军。这也是她继2019年WTA250拉巴特站后取得的第二个巡回赛冠军。另外,萨卡里也在WTA500华盛顿站收获亚军,并在六站巡回赛晋级半决赛。

中国将全面实施“智慧海关”建设

这是一只盛满粮食的饭碗。油润的大米泛着晶莹的光泽,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缕缕饭香。基座四周,稻穗饱满低垂,中间拱卫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八个鲜红大字。

连休8天!中秋国庆假期临近,这份出行攻略请您查收

中华文明包含的思想文化古今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从其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被历代统治者和士人尊崇,极大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国优秀传统的思想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早已浸润成为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从几千年前沿用至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